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非遗保护 > 福清市非遗保护项目 > 福清市级
福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月二祈福游春

福清市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历史悠久。唐圣历二年置县,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勤劳、勇敢的福清人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福清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明证。在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民间习俗,传统音乐、舞蹈,衣食住行,婚育寿丧,祭祀信仰,文体技艺等方面,都蕴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福清市注重弘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提高市民非遗保护意识。举办每年一届民间民俗文化节,每年6月持续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推动非遗图文进校园、进基层、进乡村、进古厝展览。结合非遗旅游线路在一都镇东山村东关寨、南岭镇食菜厝和新厝镇江兜村,开展词明线戏、十番民乐演奏、佾舞、方言盘诗、伡鼓、五瑞兽和海族舞等非遗专场演出。福清市共有6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列入国家级1个,省级5个,福州市级15个。其中,佾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竹山祈梦习俗、宗鹤拳、伡鼓、词明线戏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福清市有六个福州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和四个乡村非遗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产业价值,又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百万玉融儿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宝贵资源,体现了福清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艺术想象和文化意识,对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及和谐文化建设都有很大帮助。


民 俗——二月二祈福游春


“二月二祈福游春”是江阴镇南曹村传统的民间习俗。南曹村报恩山有座始建于唐乾符二年的“报恩寺”,明嘉靖年间毁于倭寇之乱。翁承赞时为闽王王审知的宰辅,由于翁承赞及其长子翁玄度迁居江阴银坑,后继发展到南曹的满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因此在每年春耕之前,都要在 报恩寺”举行规模浩大的祭祀活动。上千年来这种祭祀活动就演变为独特的“祈福游春”习俗。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二,南曹村都举行规模浩大、内容丰富的游春习俗。报恩寺桃溪境迎春神游甚为壮观,人们装扮成状元、榜眼、探花郎、文武百官,彩旗、腰鼓队、旱船、蚌女、十番、舞龙、舞狮参游人数众多。

福清市文化馆微信平台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Copyright ? 2014 - 2022 福清市文化馆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551号 闽ICP备15004514号

联系地址:福清市两馆一中心文化馆三楼 联系电话:0591-85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