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卫视综合频道《行游福建》
2020年12月,词明线戏展演活动走进了中国传统村落福清南岭镇食菜厝。这是市文体旅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宜融”的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历史建筑载体,开展“非遗进古厝”活态传承活动。通过“非遗+古厝”文化惠民服务,让游客感受到非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让赓续传承薪火生生不息。
福建卫视综合频道《行游福建》
2020年12月,词明线戏展演活动走进了中国传统村落福清南岭镇食菜厝。这是市文体旅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宜融”的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历史建筑载体,开展“非遗进古厝”活态传承活动。通过“非遗+古厝”文化惠民服务,让游客感受到非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让赓续传承薪火生生不息。
福清非遗——福清民谣、福清俗语
福清民间歌谣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劳动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福清市非遗宣传片——福清番薯丸制作技艺(福州市级)
福清番薯丸,是我们福清颇具影响力,具有浓郁福清人文色彩的传统美食。相传从清初开始,每年冬至和春节在福清的龙高半岛,高山,三山,沙埔,东瀚四乡镇,每家每户都会做番薯丸,都要吃福清番薯丸,就像咱中国人吃中秋月饼,北方人中秋吃饺子,象征合家团圆,生活美满。
福清市非遗宣传片——福清词明线戏(福州市级)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意即隆重的殡婚嘉会中的大礼),被誉为“活起来”的木偶,是流行于福建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
福清市文化馆微信平台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Copyright ? 2014 - 2022 福清市文化馆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551号 闽ICP备15004514号
联系地址:福清市两馆一中心文化馆三楼 联系电话:0591-85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