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厝硋灶做上元习俗始于明正德初年(公元1505年)。硋灶俗定正月十二做上元, 围绕驱邪禳灾、祈福求子开展民俗活动。主要活动有:
一、“祭天祈年”:正月十二清晨,村民在家中祭天拜神,供桌上摆放供品,排列出“上元请福”、“添丁进财”等吉祥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二、“元宵夜宴”:正月十二,邀请女婿女儿、亲朋好友回家夜宴。新婚女婿要带大花烛、烟酒花篮等回门,还要在祖庙点放烟花,以祈求早添新丁。
三、“看新娘”:新嫁到硋灶的新娘,盛装打扮,在祖庙里头供村民欣赏,祈求祖宗保佑。
四、“祭赶虎狼”:在家庙霞川宫内举行“祭赶虎狼”仪式。摆香案、备办“三味礼”等供品求神明保佑。放火铳、燃鞭炮、驱虎避邪。
五、“点柴塔、烘轿脚”:在宫祠广场观赏“灶火表演,由司火点燃五米多高松木柴塔,同时由新婚或喜添男丁的小伙子,抬着神轿绕着篝火为菩萨“烘轿脚”,意为驱邪避魔。
六、菩萨“封路巡安”、瑞兽“福厝献瑞”。等柴塔篝火熄灭后,由菩萨神轿、“八班”、“执事”等组成队伍环乡进行“封路巡安”。鱼龙、瑞兽、少狮通宵达旦、逐家挨户去进行“福(伏)厝献瑞”。